目錄:
清初
元初
明初
漢初
宋初
中古時代初
法國大革命爆發
使用提示:請按F11用Full screen mode閱讀, 按Ctrl+F可啟用搜尋模式
我們的過去
西元日期 日/月/ 年 |
中國 | 連續性事件 | 連續性事件 | 連續性事件 | 非中國 |
6/8/1945 | 美國在日本 廣島(hiroshima)投下一枚原子彈, 其名為小男孩(Little boy), 是史上首次把原子彈用於實戰
|
||||
6/6/1944 | D-Day, 盟軍在法國 諾曼第登陸 | ||||
11/12/1941 | 德國對美國宣戰 | ||||
7/12/1941 | 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在夏威夷的重鎮珍珠港(Pearl Habor), 美國對日本宣戰
|
||||
1/7/1937 | 「蘆溝橋事變」, 引發了長逹8年的中國抗日戰爭 | ||||
11/11/1918 | 德國簽訂停戰栛議, 向「協約國」投降, 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此宣告結束 | ||||
29/4/1914 | 由威爾遜總統提出的「國際聯盟」在日內瓦成立 | ||||
10/10/1911 | 武昌打響第一槍, 「辛亥革命」爆發,清被推翻 | 清 | |||
17/4/1895 | 中 日簽訂《馬關條款》, 《馬關條約》的內容有以下要點: 1. 中國承應朝鮮為自主國 |
||||
18/6/1815 | 滑鐵盧(Waterloo)戰役 | ||||
1796 | 詹納﹙1749-1823年﹚施行第一次疫苗接種 |
||||
26/6/1789 | 法國 國民議會通過了著名的《人權宣言》 |
||||
14/7/1789 | 巴斯底獄(Bastille)陷洛, 是為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標誌![]() |
||||
1769 | 瓦特改良蒸汽機 |
||||
1764 | 14世紀,黑死病流傳於歐洲各地 | 年僅八歲的莫札特﹙1756-91年﹚完成他的第一部交響樂 | |||
1757 | 坎貝爾﹙1720-90年﹚發明六分儀 | ||||
1752 | 富蘭克林﹙1706-90年﹚發明電導體 | ||||
1741 | 攝氏刻度首次用於溫度計上 | ||||
1733 | 英格蘭發明機械織布 | ||||
1722 | 康熙帝 玄燁卒,胤禛繼位,是為清世宗,改元雍正 | ||||
1714 | 德國人發明水銀溫度計 | ||||
1712 | 英國發明蒸氣引擎 | ||||
1703 | 始在承德修建熱河行宮(避暑山莊) | ||||
1696 | 清軍於昭莫多大敗準噶爾軍,史稱「昭莫多之戰」。 | ||||
1683 | 鄭克爽降清 | ||||
1682 | 俄國彼得大帝﹙1672-1725年﹚開始執政![]() |
||||
1681 | 清軍攻破昆明,吳世璠兵敗自殺。三藩之亂平 | ||||
1661 | 福臨(順冶)死,玄燁即位, 年八歲, 是為清聖祖,改元「康熙」。以索尼﹑遏必隆﹑蘇克薩哈﹑鰲拜等四大臣輔政。後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甸,俘朱由榔,後殺之。南明政權最後覆滅。
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殖民者,收復臺灣。 |
瑞典銀行首次發行紙鈔 | |||
1656 | 荷蘭發明鐘擺時鐘 | ||||
1644 | 李自成於西安稱帝, 國號大順。同年攻克北京,明亡。 | 明 | |||
1636 | 皇太極稱帝,國號大清 | ||||
1630 | 袁崇煥被明廷所殺![]() |
||||
1624 | 最原始的潛水艇在英國泰晤士河展出 | ||||
1623 | 德國發明第一個機械計算機 | ||||
1622 | 荷蘭殖民者入侵臺灣。
白蓮教首領徐鴻儒在山東起義,稱「中興福烈帝」。不久敗死。 |
||||
1621 | 後金攻陷沈陽,又攻陷遼陽。
後金遷都遼陽。 |
||||
1616 | 努爾哈赤在赤圖阿拉稱汗, 建後金 | ||||
1603 | |||||
1600 | 播州 楊應龍作亂多年,明軍平亂,史稱「播州之役」。
耶穌會教士利瑪竇到北京,明神宗允許在京師建教堂傳教。 |
日本「德川幕俯」時期開始 | |||
1599 | 明遣宦官至各地徵稅﹑辦礦。 臨清、沙市、武昌、漢陽等地民變 |
||||
1597 | 日本入侵朝鮮 | ||||
1588 | 英國艦隊撃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| ||||
1584 | 大名 豐臣秀吉取得政權, 日本再度統一 | ||||
1579 | |||||
1543 | 哥白尼﹙1473-1543年﹚聲稱地球和其他星球以一定軌道繞著太陽旋轉 | ||||
1542 | 葡萄牙貿易商抵達日本 | ||||
1534 | 聖依納爵-羅耀拉﹙1491-1556年﹚創立耶穌會 | ||||
1519 | 巧克力第一次從墨西哥引進歐洲 | ||||
1517 | 歐洲宗教改革開始 | ||||
1511 | 德國人發明手錶 | ||||
1492 | 義大利探險家哥倫布(Columbus, 1451-1506)抵達美洲![]() |
||||
1456 | 第一版的印刷版聖經出現 | ||||
1453 | 君士坦丁堡淪陷,拜占庭帝國滅亡 | ||||
1451 | 發明金屬製可動式印刷機,印刷技術很快傳遍歐洲 | ||||
1446 | 義大利 佛羅倫斯 圓頂大教堂完工 | ||||
1431 | 5月30日, 聖女貞德被處死 | ||||
1429 | 貞德﹙1412-31年﹚在奧爾良被圍時帶領法軍突襲 | ||||
1418 | 越南人黎利在越南北部之藍山起事反明,史稱「藍山起事」 | ||||
1413 | |||||
1401 | 帖木兒集四、五十萬人欲東攻明 | ||||
1400 | |||||
1398 | 朱元璋死, 年71歲 | 蒙古領袖帖木兒﹙1336-1405年﹚洗劫印度的德里城 | |||
1397 | 明頒《大明律例》 | ||||
1394 | 朝鮮建都漢城 | ||||
1392 | 高麗王國滅亡, 取而代之的是尊崇儒家學說的李朝, 國號朝鮮 | ||||
1391 | 土耳其打敗東羅馬軍隊 | ||||
1378 | 天主教會分裂開始 | ||||
1373 | 荷蘭首次利用運河水閘,以便控制航行和排水 | ||||
1368 | 朱元璋稱帝 | 元 | |||
1352 | 朱元璋投奔郭子興部下為兵 | 摩洛哥學者伊本·拔圖塔﹙1304-68年﹚橫越撒哈拉到達馬利 | |||
1351 | 紅巾軍劉福通起事 | ||||
1339 | 元禁漢人﹑南人﹑高麗人持有兵器 | ||||
1337 | 英法百年戰爭爆發 | ||||
1326 | 義大利首先使用可發射子彈的手槍 | ||||
1313 | |||||
1300 | |||||
1291 | 十字軍東征 | 薩拉森人奪下亞克城,結束十字軍東 | |||
1280 | 歐洲發明機械時鐘 | ||||
1279 | 元滅南宋 |
南宋 |
|||
1275 | 馬可波羅(Macro Polo)到逹元 上都![]() |
||||
1271 | 忽必烈始建國, 號為大元![]() |
馬可波羅(Macro Polo)從威尼斯出發到中國 | |||
1256 | 文天祥高中狀元, 年僅21 | ||||
1255 | 文天祥入臨安應考, 中進士 | ||||
1250 | 馬雅帝國復國,並定都於墨西哥的馬雅潘 | ||||
1235 |
窩闊臺命建和林城 |
||||
1231 | 蒙古軍擊敗明布爾努,明布爾努為庫爾德人所殺,花剌子模亡 | ||||
1227 | 成吉思汗去世 | ||||
1125 | 金滅遼 | ||||
1223 | 蒙古軍入侵南高加索地區,大破俄羅斯與欽察人聯軍。 | ||||
1221 | 4月, 日本前天皇尊成(後鳥羽天皇)號召關東將士討伐北條氏,關東將士投附北條義時。北條義時攻陷京都,將三 名前天皇尊成、為仁(土御門天皇)、守成(順德天皇)流放至海都。北條義時整肅異己,控制全國大部份土地,史 稱「承久之亂」。 十字軍戰敗,與阿尤布(埃及政府)達成八年休戰 條約。 |
||||
1218 | 羅馬教廷發動「第五次十字軍東征」,進攻埃及。 | ||||
1215 | 蒙古取金 燕京 | 6月15日, 英格蘭地方男爵迫使國王約翰簽署《大憲章》,規定國王不得逮捕、監禁自由人或沒收其財產;非經大會議同意,國王不得徵收額外捐稅等,是為英格蘭君主立憲制度之雛型。同年8月約翰宣佈》《大憲章》無效。地方男爵起事反對約翰,並支持法蘭西王子路易Louis爭奪英格蘭王位,第一次男爵戰爭爆發。 | |||
1207 | 辛棄疾死於鉛山 | ||||
1206 | 蒙古 鐵木真建國, 號成吉思汗![]() |
||||
1204 |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洗劫軍事坦丁堡 | ||||
1203 | 陸遊修成宋孝宗, 宋光宗《兩朝實錄》 | ||||
1201 | 羅馬教廷發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| ||||
1192 | 在日本, 源賴朝取代了天皇, 幕府成了實際上的統治者 | ||||
1191 | 第三次十字軍在英國獅心王理查(King Ricahrd)的率領下, 攻佔了海港阿卡隆(Akkon)
佛教禪宗引進日本 |
||||
1187 | 埃及蘇丹 薩拉丁(Sultan Saladin)在海廷擊敗十字軍騎士團, 隨即佔領了耶路撒冷, 因此引起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| ||||
1169 | 薩拉丁﹙1137-93年﹚成為埃及統治者![]() |
||||
1167 | 英國牛津大學成立 | ||||
1156 | 日本各氏族引發內亂,導致將軍治國 | ||||
1155 | 法國巴黎大學成立 | ||||
1142 |
金冊封宋高宗為「大宋皇帝」 |
||||
1141 | 岳飛被殺 | ||||
1138 | 南宋定都臨安 | ||||
1134 | 岳飛敗金兵於廬州 | ||||
1132 | 李元昊(夏景宗)繼任西夏統治者(1038年10月改稱皇帝) | ||||
1130 | 岳飛與金軍戰於常州, 收復建康 | ||||
1127 | 金兵攻佔汴京立張邦昌為楚帝, 擄宋欽宗﹑宋徽宗北去, 滅北宋, 史稱「靖康之禍」, 金兵撤走後, 宗室趙構於南京 應天府立國, 史稱南宋 | ||||
1122 | 遼亡 | ||||
1119 | 最早的三個騎士團中的一個—聖殿騎士團, 在耶路撒冷組成, 目的在於保護前來朝聖的基督徒
義大利創建波隆那大學 |
||||
1118 | 宋 金訂立「海上之盟」, 聯合攻遼 | ||||
1115 | 女真人建金國 | ||||
1104 | 十字軍佔領以色列 亞克城 | ||||
1101 | 蘇軾逝世於常州, 年65歲, ![]() ![]() |
||||
1097 | 蘇軾貶官海南 | ||||
1096 |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| ||||
1084 | 司馬光主持編纂的《資治通鑑》成書 | ||||
1083 | 蘇軾添了一個兒子, 取名蘇遁, 蘇軾寫了一首《洗兒》詩:「人皆養子望聰明, 我被聰明誤一生。 惟願孩兒愚且魯, 無災無難到公卿。」 | ||||
1082 | 蘇軾作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![]() |
||||
1079 | 蘇軾調任湖州太守, 因不容於朝中新貴, 被補入獄, 此為文字獄「烏台詩案」 | ||||
1074 | 蘇軾任密州太守, 作《江城子· 密州出獵》, 《水調歌頭·明月幾時有》![]() |
||||
1050 | 中國人在戰爭中使用火藥 | ||||
1041 |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 | ||||
1004 | |||||
979 | 宋滅北漢, 統一中國 | ||||
962 | 奧托一世﹙912-73年﹚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| ||||
961 | 宋太祖「杯酒釋兵權」, 迫使大將石守信等交出兵權, 加強君權 | ||||
960 | 陳橋兵變, 黃袍加身於趙匡胤,後周亡, 五代結束 | ||||
951 | 郭威篡後漢,建後周 劉旼據晉陽, 北漢國建立 |
||||
947 | 劉知遠篡後晉建後漢 | ||||
938 | 高麗王國佔珍島, 統一整個韓國, 首都定於開城 | ||||
936 | 石敬塘割燕雲十六州,篡後唐建後晉 | ||||
923 | 李存勗篡梁,建後唐 | ||||
916 |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| ||||
907 | 朱温代唐, 自立為帝, 國號梁, 史稱後梁, 歷史進入「五代十國」時期。 | 唐 | |||
882 | 黃巢部將朱温投唐, 改名為朱全忠。 | ||||
875 | 黃巢起事 | ||||
868 | 佛教聖典《金剛經》出版,是世上最古老的印刷書籍 | ||||
851 | 唐收服河西一帶, 任張義潮為歸義節度使 | ||||
846 | |||||
844 | 肯尼斯-麥阿爾派恩﹙逝於858年﹚打敗皮克特族,統一蘇格蘭 | ||||
841 | |||||
813 | 李吉甫《元和郡縣圖志》完成。這是我國現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地理總志。 | ||||
794 | 日本古都—京都建立 | ||||
778 | 阿本(Abbon)在法蘭西西部建立普瓦圖(Poitou)。自此在法蘭西境內出現多個封建諸侯國。 | ||||
774 | 6月, 查理曼(Charlemagne)攻滅倫巴德。7月, 查理曼(Charlemagne)兼稱意大利國王,建立意大利王國。 | ||||
772 | 查理曼(Charlemagne)進攻薩克遜人, 薩克遜戰爭爆發。 | ||||
771 | 查理曼(Charlemagne)成為法蘭克唯一國王。![]() |
||||
770 | 杜甫逝世![]() ![]() |
||||
761 | 7 月, 王維病死。 | ||||
755 | 11月, 唐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,史稱「安史之亂」 | ||||
751 | 4月, 阿拉伯和塔什干聯軍在塔拉斯(Talas)戰役擊敗唐軍。唐勢力自此退出西域(即今中國西北和中亞東部 )。 | 阿拉伯人從中國俘虜身上學會造紙術
回教徒在薩馬爾罕擊敗蒙古人 |
|||
739 | 唐封孔子為「文宣王」。 | ||||
738 | 9月, 雲南 南詔人首領皮邏閣統一六詔諸部,稱王,建立南詔 | ||||
732 | 由馬泰爾﹙約688-741年﹚所領導的法蘭克軍隊在圖爾大敗摩爾人,終止回教徒在歐洲的攻勢 |
||||
727 | 唐征吐蕃 | ||||
714 | 突厥大舉南侵, 犯唐邊, 唐以郭虔瓘迎擊, 大破突厥軍 | ||||
712 | 李隆基即位,是為 唐玄宗 | ||||
711 | 摩爾人﹙回教徒﹚入侵西班牙 | ||||
710 | 劉知幾撰成我國一部史學批評作《史通》 | 日本遷都平城京(又稱奈良),日本之奈良(Nara)時期開始。 | |||
705 | 武則天去世, 年82歲 |
||||
698 |
|
一支回教軍隊攻佔了迦太基, 同時也確立了回教徒阿拉伯人在整個北非的統治地位 | |||
690 | 武則天稱帝![]() |
||||
676 | 唐軍撤出朝鮮。新羅併吞高句麗、百濟故地,統一朝鮮半島。 | ||||
670 | 唐滅高句麗 | ||||
663 | 唐軍打敗日本援軍, 佔領百濟 | ||||
659 | 頒《新修本草》, 這是世上第一部官修藥典 | ||||
657 | 12月, 唐滅西突厥 | ||||
647 | 中亞的匈奴人入侵印度,導致芨多帝國的滅亡 | ||||
645 | 玄奘抵長安 | ||||
637 | 回教徒征服耶路撒冷 | ||||
632 | 穆罕默德(Mohammed)逝世 | ||||
629 | 玄奘往印度取經 | ||||
627 | 唐開始實行科舉制度,為世界上最早之文官考試制度。此後中國之士大夫取代門閥世族成為文官系統中之主要力量。 | ||||
626 | 6月, 唐皇子李世民發動"玄武門之變", 殺太子李建成; 8月, 李淵退位,李世民繼位, 是為唐太宗 | ||||
622 | 穆罕默德(Mohammed)從麥加逃到麥地那, 這一年後來被伊斯蘭教定為回歷元年 | ||||
618 | 宇文化及在江都殺隋煬帝,李淵稱帝,建唐
中國開始用紙鈔 |
||||
604 | 關中大旱
隋太子楊廣殺皇帝楊堅,奪取皇位 |
||||
581 | 隋文帝統一中國![]() |
||||
574 | 北周 武帝禁佛道二教 | ||||
557 | 宇文覺篡西魏立北周 | ||||
549 | 羅馬教會在拉温那城最後一個大型教堂—聖阿波里納教堂(Sant' Apollinare)完工 | ||||
527 | 查士丁尼一世﹙483-565年﹚成為拜占庭皇帝 | ||||
502 | 蕭衍篡南齊立梁 | ||||
494 | 北魏孝文帝進行漢化 | ||||
488 | 沈約撰成《宋書》 | ||||
476 | 西羅馬帝國亡 | ||||
446 | 北魏 太武帝滅佛 | ||||
410 | 盧循起事失敗, 退守今香港 大嶼山 | ||||
399 | 僧法顯從長安出發, 到天竺取經 | ||||
395 | 羅馬帝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| ||||
393 | 最後一次奧林匹亞競賽 | ||||
376 | 氏人苻堅統一北方 | ||||
375 | 原來居住在中亞的匈奴人向北遷徒至黑海地區, 並將當地的哥德人趕走, 哥德人因此被趕到巴爾幹半島; 這是民族大遷徒時代的開此 | ||||
372 | 陶淵明喪父, 家道中落, 生活開始貧困 | ||||
350 | 王羲之隶軍升為為右軍將軍, 會稽內史, 時東土饑餓, 王羲之輒開賑貸 | ||||
330 | 君士坦丁堡建成 | ||||
324 | 王敦發兵攻健康, 失敗 | 君士坦丁大帝在對東方的李西尼帝作戰勝利之後, 成了羅馬馬帝國的唯一統治者, 並下令開始在拜占廷的舊址建立新的首都, 拜占廷城於西元330年完工, 以他的名字名為君士坦丁堡 | |||
321 | 君士坦丁大帝將星期天訂為全羅馬帝國的安息日 | ||||
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奉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 | |||||
311 | 匈奴人劉曜率兵攻入洛陽 | ||||
301 | 亞美尼亞人接受了基督教信仰, 歷史上最古老的國家教會產生 | ||||
291 | 賈后亂政 | ||||
284 | 羅馬使臣到逹中國 | ||||
271 | 羅馬滅帕爾米拉 | ||||
270 | 埃及人安東尼奧斯(Antonios)隠居在沙漠之中;由於他苦行僧的生活方式, 後人將他視為修道院制度的創始者 | ||||
265 | 司馬炎篡魏立晉 | ||||
259 | 日耳曼民族的法蘭克人突破了羅馬帝國的防線, 入侵高盧地區和整個伊比利半島 | ||||
252 | 魏軍攻吳, 失敗 | ||||
248 | |||||
241 | |||||
240 | |||||
238 | 日本邪馬台國女王??????????????? | ||||
234 | 諸葛亮在攻魏軍中病死於五丈原![]() |
||||
229 | 孫權稱帝, 定都建業, 國號吳 | ||||
227 | 諸葛亮率伐魏,上書《出師表》![]() |
||||
223 | 劉備死, 諸葛亮首次攻魏, 兵出祁山, 在街亭被魏軍打敗 | ||||
222 | 吳 陸遜大敗蜀軍於夷陵 | ||||
221 | 劉備稱帝,立蜀漢 | ||||
207 | 曹操攻滅烏桓 劉備三顧茅廬, 請諸葛亮出山 |
||||
200 | 曹操﹑袁紹「官渡之戰」, 曹操勝 | ||||
196 | 獻帝遷都洛陽, 曹操迎至許昌, 脅天子以令諸侯 |
||||
195 | 孫策佔據江東 | ||||
192 | 王允﹑呂布殺董卓
|
||||
191 | 漢廢秦所定的「挾書律」 | ||||
190 | 董卓逼獻帝遷都長安 | ||||
189 | 外戚何進謀除宦官不成, 反被宦官殺死, 其部屬袁紹等大殺宦官, 董卓由西涼入洛陽, 廢少帝, 立獻帝 | ||||
184 | 張角利用太平道組織起事, 是為黃巾起事 | ||||
169 | 第二次黨錮之鍋起 | ||||
168 | |||||
136 | 漢武帝設置了五經博士 | ||||
133 | 張衡發明渾天儀 | ||||
132 | 張衡發明侯風地動儀, 可測定地震方位 | ||||
121 | 高句麗﹑鮮卑進攻遼東 | ||||
109 | |||||
105 | 蔡倫改進造紙術 | ||||
100 | 許慎《說文解字》完成, 這是我國第一部字書 | ||||
97 | 甘英出使大秦, 條支, 至安息邊界而反 | ||||
92 | 班固死 | ||||
87 | 安息使臣到逹中國, 贈師子予東漢 | ||||
84 | 班超開通西域南道 | ||||
79 | 意大利維蘇威火山爆發,龐貝等城被埋在地下 | ||||
73 | 漢軍攻北匈奴, 班超出使西域 | ||||
70 | 惠思巴西安之子提多斯(Titus)攻佔了耶路撒冷, 並且摧毀了聖殿 | ||||
68 | 羅馬禁衛軍推翻元首尼祿 | ||||
57 | 日本倭國使臣到洛陽, 中日官式交通開始 | ||||
48 | 匈奴分裂為北兩部 | ||||
43 | 羅馬皇帝革老丟(Claudius)以四個軍團的兵力征服了大不列顛的南方 | ||||
30 | 大約在30年, 耶穌被釘上十字架![]() |
||||
25 | 劉秀稱帝, 是為漢光武帝, 定都洛陽, 史稱後漢或東漢 | ||||
23 | 綠林軍入侵長安, 新朝滅亡 劉玄即位, 建號更始 |
||||
18 | 樊崇領導的赤眉兵起兵反對王莽 | ||||
17 | 王匤﹑王鳯領導的綠林軍起兵反對王莽 | ||||
14 | 奧古斯都的義子提庇留(Tiberius)即位 | ||||
11 | 王河在魏郡決口, 河道改由利津入海 | ||||
9 | 王莽始改制 | ||||
5 | 王莽殺平帝, 自任攝政 | ||||
2 | 全國有「戶」一千二百二 十三萬三千,口「五」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,「墾田」八百二十七萬零五百三十頃 | ||||
1 | 王莽稱「安漢公」 | 耶穌出生![]() |
|||
-2 | 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《浮屠經》 | ||||
-8 | 羅馬詩人賀瑞斯(Horaz)逝世 | ||||
-19 | 羅馬詩人魏吉爾(Vergil)逝世 | ||||
-28 | 大陽黑子, 《漢書》對之的記錄是世界首次的記錄 | ||||
-30 | 埃及被羅馬征服 | ||||
-25 | 羅馬的建築師維斯楚威(Vitruv)公開發表他的著作 | ||||
-27 | 屋大維被為奧古斯都 | ||||
-30 | 屋大維攻埃及,安東尼和埃及國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自殺 | ||||
-31 | 9月2 日, 屋大維在阿克興(Actium)海戰中擊敗安東尼,安東尼逃往埃及 | ||||
-33 | 王昭君嫁匈奴 呼韓邪 單于 | ||||
-44 | 3月15日凱撒在元老院遭反對他獨裁的敵人謀殺 | ||||
-45 | 凱撒成為獨裁者, 在實質上成為了羅馬人的皇帝 羅馬歷法上改用太陽歷 |
||||
-55 | 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 | ||||
-59 | 凱撤被推舉為執政官 | ||||
-60 | 漢首設西域都護府 | ||||
-81 | 蘇武回到漢朝 | ||||
-82 | 漢撤臨屯, 真番郡, 玄莬郡移治遼東 | ||||
-87 | 武帝卒, 昭帝立, 霍光輔政 | 前一四零至前八七, 漢武帝在位![]() |
|||
-89 | 漢武帝下「輪台之詔」停止三十多年的征戰 | ||||
-93 | 司馬遷完成《史記》![]() |
||||
-98 | 禁民釀酒, 由官府專賣, 稱「x酒」 | ||||
-99 | 李陵征匈奴失敗, 投降匈奴, 司馬遷因 為李陵求情, 遭受宮刑 | ||||
-100 | 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, 至-81年返國 |
||||
-101 | 李廣利獲汗血馬歸來 | ||||
-108 | 漢軍佔朝鮮, 設樂浪等四郡 | ||||
-111 | 中國在漢武帝統治期間征服廣東, 領土擴張至南海地區
|
'' | |||
-113 | 武帝正式解除郡國的鑄錢權力 | ||||
-118 | 發行五銖錢 | ||||
-126 | 張騫從西域回國,遂打通中國與西域的交流 | ||||
-127 | 衞青北伐匈奴, 收服河套地區 | ||||
-128 | 漢武帝下詔, 命郡國必須孝子察廉吏, 違者論罪, 從此成定制 | ||||
-129 | 衞青等在上谷, 漁陽打敗匈奴 | ||||
-136 | 董仲舒提出「罷黜百家, 獨遵儒術」 | ||||
-138 |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| ||||
-141 | 劉徹即位, 是為漢武帝![]() |
||||
-148 | 羅馬滅埃皮魯斯,將其地併入馬其頓省 | ||||
-154 | 1月, 吳王劉濞﹑楚王劉戊等七個同姓王起兵反抗中央 ,史稱「吳楚七國之亂」 | ||||
-156 | 收民田半租, 三十稅一 | ||||
-164 | 4月, 漢開始採取削藩政策,削弱諸同姓王勢力 | ||||
-165 | 晁錯上疏請削諸侯王勢力 | ||||
-167 | 漢文帝廢除肉刑 | 羅馬滅伊利里亞 | |||
-168 | 羅馬人在彼那得之戰中擊敗最後一任的馬其頓國王伯修斯(Perseus), 馬其頓王國瓦解 | ||||
-171 | 羅馬進攻馬其頓,爆發第三次馬其頓戰爭 | ||||
-179 | 漢廢秦所定「一人有罪, 父母妻子, 同於相坐」之法 | ||||
-180 | 南越攻滅甌雒 | ||||
-192 | 阿卡亞聯盟擊敗斯巴達國王內比斯,內比斯被謀殺,斯巴達改組為共和國 | ||||
-195 | 劉邦病死 |
||||
-197 | 羅馬人在伊比利半島上設置了第二個行省, 整個半島在羅馬的統治之下很快地羅馬化 | ||||
-200 | 羅馬出兵希臘,爆發「第二次馬其頓戰爭」 | ||||
-201 | 匈奴人(Hun)首領欒提冒頓自立為國王(單于),在蒙古(Mongolia)建立匈奴王國 | ||||
-202 | 項羽兵敗自殺,劉邦即皇帝位,是為漢高祖 | ||||
-203 | 8月, 西楚與漢達成和議,劃分兩國邊界 | 羅馬派軍攻迦太基,迦太基急召漢尼拔返國抗敵 | |||
-206 | 劉邦入咸陽, 秦亡; 項羽自稱西楚霸王, 封劉邦為漢王 ![]() |
||||
-207 | 鉅鹿之戰, 項羽大敗秦軍 趙高殺秦二世﹑立子嬰為帝 |
||||
-208 | 陳勝被禦者莊賈殺 | ||||
-209 | 7月, 秦民陳勝﹑吳廣起事反秦,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; 9月, 劉邦和前楚貴族項籍等起事反秦。![]() |
||||
-210 | 秦始皇東巡途中病死 丞相李斯和宦官趙高假造遺詔, 命秦始皇的長子扶蘇自殺, 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 |
||||
-211 | ![]() |
羅馬滅敘拉古,征服西西里島東部 | |||
-212 | 羅馬人在這一年將整個西西里納入帝國的版圖當中, 並且征服了敘拉古城
著名的數學家阿基米德逝世 ![]() |
||||
-216 | 迦太基統師漢尼拔(hannibal)於西浦利亞州(Apulien)的康尼城(Cannae)打敗羅馬軍團, 此次戰役是羅馬史上最慘烈的失敗 | ||||
-227 | 荊軻刺秦王, 失敗 | ||||
-230 | 秦滅韓 |
||||
-233 | 韓非入秦, 被殺 | ||||
-237 | 秦王政免呂不韋, 任用李斯為相 | ||||
-241 | 羅馬殲滅迦太基海軍,第一次潘尼克戰爭結束。迦太基放棄西西里島。羅馬合併西西里島西部,將東部劃歸 敘拉古。 | ||||
-246 | 秦王政立 | ||||
-248 | 約於前248年, 大地測量學者厄拉托斯德尼茲(Eratosthenes), 擔任亞歷山大圖城書館館長, 他是史上第一個提出大地為球體的人 | ||||
-249 | 呂不韋為秦相 | ||||
-251 | 約於-256至-251, 李冰任秦 蜀郡郡守時, 修建都江郾 |
||||
-256 | 西周君同赧王入秦獻地, 周亡 | ||||
-260 | 秦趙長平之戰, 秦坑殺趙降卒逹四十萬 | ||||
-264 | 羅馬和迦太基因為爭奪西西里島, 爆發了第一次布匿克戰爭, 這次戰爭持續了二十餘年 | ||||
-268 | 印度 阿育王即位;佛教定為國教 | ||||
-278 | 屈原去世![]() |
||||
-279 | [田]齊反攻燕,收復失地。自此[田]齊、燕兩國國勢衰落 | 凱爾特人入侵馬其頓,俘殺托勒密.西羅納斯,馬其頓亡 | |||
-280 | 敘利亞與埃及爆發大馬士革戰爭 埃及王子托勒密.西羅納斯Ptolemy Ceraunus割據馬其頓,建立馬其頓(托勒密王朝) |
||||
-284 | 燕聯合秦﹑魏﹑韓﹑趙聯合攻齊,陷七十餘城 | ||||
-309 | 秦初設丞相, 分左右 | ||||
-311 | 張儀倡議「連橫」 | ||||
-312 | |||||
-313 | |||||
-322 |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逝世 | ||||
-323 | 亞歷山大大帝病逝於巴比倫 | ||||
-326 | 趙雍(趙武靈王)繼為趙侯(前315年改稱王) | ||||
-327 | 亞歷山大入侵印度![]() |
||||
-328 | 秦始設相國, 用張儀為相 | ||||
-330 | 在高加美拉平原對波斯作戰後, 亞歷山大大帝消滅了波斯王國, 並且佔領了首都蘇薩城(Susa), 艾可巴塔那城(Ekbatana)以及舊都百謝波里城(Persepolis) | ||||
-334 | 魏齊互相承認對方稱王此為中原諸侯稱王之始 | 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東征![]() |
|||
-338 | 惠文王即位 商鞅以「車裂」之刑被處死 |
||||
-344 | 商鞅統一量度衡 | ||||
-350 | 秦遷都咸陽 商鞅第二次變法 |
||||
-353 | 齊 田忌, 孫臏圍魏救趙 | ||||
-356 | |||||
-359 | 秦國商鞅變法
|
||||
雅典與底比斯等組成「第二次雅典海上聯盟」,與斯巴達對抗 | |||||
-379 | 斯巴達擊敗奧林瑟斯,解散卡爾西迪西聯盟 | ||||
-386 | 柏拉圖在雅典城西校的阿卡德摩神殿(Akademos)旁開了一所哲學學院-阿卡德摩學院 | ||||
-396 | 羅馬人將競爭對手的城巿-愛城毀滅, 以後開始了羅馬人的擴張 | ||||
-399 |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逝世
斯巴達人基那東Cinadon密謀發動破產平民起事(史稱基那東陰謀),事泄被殺 |
||||
-403 | 周王室承認韓﹑趙﹑魏為諸侯 《資治通鑒》記事自此年開始 |
||||
-404 | 長逹28年的伯羅奔尼撤戰爭結束, 陸地上的強權斯巴逹戰勝了海上霸主雅典 | ||||
-438 | 巴特農神殿(Parthenon)建成![]() |
||||
-453 | 晉大夫韓﹑趙﹑魏三家分晉, 此後二百多年, 戰事不絶, 史稱「戰國時代」, 三家分晉就是「戰國時代」的起點 | ||||
-473 | 11月, 越滅吳 | ||||
-474 | 伊達拉斯坎城邦聯盟企圖佔領大希臘城邦庫米,為庫米擊敗 | ||||
-479 | 孔子去世![]() |
||||
-480 | 波斯軍再次遠征希臘,在德摩比勒(Thermopylae, 溫泉關)戰役中擊敗斯巴達軍 | ||||
-482 | 孫武率吳軍與晉國在黃池大戰, 吳軍勝 | 前四九六年至前四二八年,吳越爭霸 | |||
-483 | 佛陀(-536至-483)去世 | ||||
-496 | |||||
-501 | 約於-501年, 孔子問禮於老子 | ||||
-506 | 吳攻楚, 佔領郢都 | ||||
-507 | 克利斯提尼(Kleisthenes)改革憲法, 使雅典進入了民主政治時代 | ||||
-509 | 羅馬人民推翻殘暴的伊特拉人國王, 並廢除君主制, 建立羅馬共和國 | ||||
-515 | 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| ||||
-539 | 波斯王大居魯士王, 征服了由克羅索斯所統治的呂底亞王國, 希臘在小亞細亞西岸的殖民地也一併落入了波斯人的統治 | ||||
-579 | 晉 楚盟和, 這是春秋時期第一次弭兵盟會 | ||||
-594 | 魯國「初稅畝」, 無論公私田一律徵稅 | 約於-600年, 在呂底亞(Lydien)發明了鑄幣的技術 | |||
-600 | 前八百至前六百,希臘先後出現了百多個城邦, 其中有雅典和斯巴逹 | ||||
-609 | 亞述帝國滅亡 | ||||
-612 | 後巴比倫王朝的建國都那包波拉薩王(Nabopolassar, -626至-650年在位)攻陷了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城(Ninive) | ||||
-632 | 城濮之戰, 晉大敗楚軍 晉文公大會諸候於踐土 |
||||
-638 | 宋襄公為楚軍敗於泓, 傷重而死 | ||||
-656 | 齊桓公伐楚, 盟於召陵 | ||||
-685 | 齊桓公以管仲為相 | ||||
-698 | 一支回教軍隊攻佔了迦太基, 同時也確立了回教徒阿拉伯人在整個北非的
統治地位 |
||||
-770 | 周平王遷都洛邑, 史稱東周 秦紿列為諸侯 約於-770, 鐵器出現 |
||||
-771 | 申侯引犬戎入侵, 幽王被殺, 西周亡 | 西周 | |||
-772 | 魯國編年史《春秋》記事於此年 | ||||
-776 | 第一屆奧林匹克 | ||||
-780 | 鎬京大地震, 岐山崩 | ||||
-800 | |||||
-827 | 宣王在位, 國勢中興 | ||||
-841 | 國人暴動, 逐厲王 | ||||
-1004 | 大衞王建立了猶太民放的第一個國家, 以色列![]() |
||||
-1046 | 牧野之戰, 武王克商, 定都鎬京 | ||||
-1070 | 法老王拉美十一埃及新王朝時代結束, 埃及分裂成數個小國家 | ||||
-1077 | 康王立 | ||||
-1109 | 周公還政給成王 | ||||
-1110 | 多利亞人進入希臘 | ||||
-1111 | 周公建東都洛邑 | ||||
-1114 | 周公東征平三監之亂 | ||||
-1115 | 武王死, 成王立, 周公旦攝政 | ||||
-1122 | 武王伐紂於孟津, 紂王在朝歌自焚而死, 建周, 是為中國二次貴族革命 |
||||
-1200 | 特洛伊戰爭約於此時爆發 | ||||
-1279 | 埃及 法老王 拉美斯二世(Ramses II.)即位 | ||||
-1323 | 法老王圖坦卡蒙去世![]() |
||||
-1468 | 法老王杜德西斯三世(Thutmosis III)在米吉多大敗由敘利亞諸侯們組成的聯軍, 征服了敘利亞, 巴勒斯坦和泛約旦河地區, 埃及帝國在這些地區的有敦統治持續到西元前十二世紀 | ||||
-1481 | 敘利亞-巴勒斯坦各國反叛埃及,組成卡疊什(Kadesh)聯盟,以卡疊什為盟主。圖特摩西斯三世進攻敘利亞-巴勒斯坦,在美吉多(Megiddo)戰役中擊破卡疊什聯盟。此後圖特摩西斯三世發動多次侵略,降服西亞地區各強國,建立埃及霸權帝國。 | ||||
-1500 | 雅利安人入居印度河, 恆河流域 | ||||
-1595 | 前一八九四年至前一五九五年,古巴比倫王國時期 | ||||
-1650 | 埃及遭受西克索人(Hyksos)入侵, 導致中王國滅亡 | ||||
-1700 | 約於此年, 腓尼基人發明最早的字母文字 | ||||
-1736 | 伊尹放逐太甲, 自攝國政 | ||||
-1766 | 約於此年, 夏傑被放逐於南巢, 湯建商是為中國一次貴族革命 | ||||
-1818 | 夏傑為帝 | ||||
-1813 | 桑西亞逹德一世即位, 他是亞述帝國(位於美索不逹米亞平原北部)的始創者 | ||||
-1894 | |||||
-2070 | 夏建立, 都陽城 | ||||
-2589 | 約於此年, 齊阿普斯(Cheops)繼為埃及國王。在位期間在吉澤(Giza)建築齊阿普斯大金字塔 | ||||
-2205 | 約於-2205, 禹受舜禪讓, 建立夏朝 | ||||
-2700 | 埃及始建金字塔 | ||||
-3000 | 在-3000年之前, 輪子在歐洲和近東地各自被發展出來 | ||||
-3150 | 上埃及的國王那瑪爾征服了下埃及 | ||||
-3200 | 約於此年, 蘇美爾人(Sumer)開始在美索不達米亞(Mesopotamia, 又稱兩河流域)南部建立城邦 | ||||
-7000 | 農業出現 傳說中的神農氏時代 |
||||
-1萬 | 弓箭出現 馴化狗 陶器出現 |
舊石器時代 | |||
-5萬 | |||||
-10萬 | 馬霸人, 長陽人, 丁村人 人種屬早期智人 |
||||
-50萬 | 北京人(距今約50萬年, 地質時代屬更新世中期, 直立人), 使用和管理火 | ||||
-100萬 |
藍田人(距今約100萬年, 更新世中期, 直立人) 打製石器 傳說中的燧人氐時代 |
||||
|
元謀人(距今約170萬年, 地質時代屬更新世早期, 人種是直立人)![]() |
||||
-200萬 | 距今約300萬到200萬年, 今天的黃土高原尚為森林和草原 傳說中的燧人氏時代 |
||||
-45億4千萬 | 地球形成 |
All Right Reserved. 版權所有,不得轉載。